服裝流行色fashion colour的四大特點
流行色是一個外來名詞,它的英文名稱為fashion colour,意即合乎時代風尚的、時髦的、時興的色彩,也有稱為fresh living colour的,意即新鮮的生活用色。
它是在一定時期和地區內,產品中特別受到消費者普遍歡迎的幾種或幾組色彩和色相,成為風靡一時的主銷色。它存在于紡織、輕工、食品、家具、城市建筑、室內裝飾等各方面的產品中。
但是,反應最為敏感的則首推紡織產品和服裝,它們的流行周期最短暫,變化也最快。流行色的出現是與常用色相對而言的。各個國家和各個民族,由于種種原因,都有自己愛好的傳統色彩,長時間相對穩定不變。
但這些常用色有時也會轉變,上升為流行色。而某些流行色經人們使用后,在一定時期內也有可能變為常用色、習慣色。從人的視覺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來看,長期重復地看單一色彩,會使人產生“膩煩、厭倦”的情緒,只有不斷地變換與更新色彩,才能達到心理上的愉悅。
流行色具有許多特點,其中最主要的特點是時間性、空間性、規律性和局限性。
時間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。一是指“大時間”,即時代性。不同的時代,人們有著不同的精神面貌,對色彩有著不同的追求。色彩同其他藝術一樣,是時代的一面鏡子,能照出時代的特點。流行性有國際性、國家性、地區性和民族性,在國際間可以流行的色彩,代表著國際的一個時代,在一個國家、一個地區、一個民族范圍內可以流行的色彩,則代表著一個國家、一個地區、一個民族的一個時代,因此,流行色是時代的產物。
二是指“小時間”,即季節性。每年發布的流行色預測,是以春夏季和秋冬季區分的。這是從色彩的科學性、心理聯系及自然景色等因素考慮的。春季,大地回春,萬物復蘇,常流行淺而活潑的色調。夏季,氣候炎熱,人們希望涼爽,常流行白、淺色調。秋季,天高氣爽,一片金黃,常流行沉著的暖色調。冬季,氣候變冷,人們希望有暖感,常流行深色調。
空間性也包括兩方面。一是指地區性,這與環境有關。如北京建筑雄偉、華麗,氣候寒冷,街道寬敞、干凈,常流行較為莊重的色彩并比較統一。而上海建筑參差不齊,街道擁擠,流行色華貴而復雜。又如北歐氣候較寒冷,喜黃色,南歐的意大利陽光偏于黃橙,喜紅磚色。
二是指民族性,不同的國家和民族,由于歷史傳統、經濟基礎、文化素質、生活條件和地區環境的不同,對色彩的理解和要求也有所不同。如西歐傳統的喜好色被形象地理解為“牛奶加咖啡”,包括乳白、本白、淺米黃、奶黃、黃灰以及不同深淺的棕、褐、黃綠、藏青,這些色彩同西歐的發色、膚色接近,又同該地區的建筑色彩及室內裝飾色彩調和。
規律性是指隨時間、地區、民族等條件變化。其規律一般要經過萌芽、盛行、衰落三個階段。流行色循環的大致規律是:明色調—暗色調—明色調,暖色調—冷色調—暖色調。
局限性則是因為流行色變化的時間跨度太小,僅適用于一些使用壽命短、相對比較便宜的服飾,如T恤衫、花布裙等服飾。而對于一些比較貴重、使用壽命比較長的,如裘皮大衣、高檔西裝、羊絨服裝等之類的服裝服飾,則沒有必要考慮流行色,在服裝設計時也很少考慮采用流行色,一般以服飾的基本色為主。由于人的衣著由多件構成,其色彩也可由基本色和流行色共同組成,以流行色的服飾來點綴基本色的服飾,采用流行色作為整個著裝的點綴色,以取得畫龍點睛、相得益彰的奇妙效果。
相關標簽:服裝知識